-
天一温泉度假村
优惠价:¥558元
- 福州特产—脱胎漆器 软木画 寿山石雕 纸伞 角梳 马蔺草编
1、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其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
寿山石亦称塔石,其石质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是进行石雕创作的上等原料。寿山石以独特的意蕴,融会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唐代,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院建筑,寿山石雕也得以发展,据传当时僧侣利用寿山石刻制佛象、香炉、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为礼品馈赠香客。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东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从福州地区出土的宋墓寿山石俑来看,不仅数量多,且品类丰富,造型各异,生动多姿的各式人物禽兽,刀法简练,风格严谨,可以看出,寿山石雕已进入成熟阶段。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从前后两部《观石录》可知寿山石在两宋时已大量开采,专业、非专业的石雕队伍亦已形成,寿山石刻也被列为贡品。
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铜、铁、玉为材。元明之间,民间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章以洁净如玉、柔而易攻而应运而生,倍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汉、斑驳淋漓,中国独特的篆刻艺术得以风行和发展,“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现代著名金石家钱君陶先生对寿山石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
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基础上,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寿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珍藏之宝。
由于石章钮饰的出现,寿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刀具、握刀与运刀的方法都有了改变,过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顶着木柄长刀具雕刻,刀向多显直线,对于细小的印章钮头来说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了,刀具演变成为手凿与修刀,完全用手掌握,运刀如笔,刀法刚柔相济,婉转流畅,所表现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时,受中国画的影响,出现了高浮雕技法、皱法雅洁,实有画意,从此,寿山石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昌盛时期,史籍记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雕刻艺术因材施艺,分别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动物及玉镶嵌各种器皿,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表现技法上出现了阴刻和链条技法,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就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 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寿山石雕开始复苏,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派融汇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吸收了古代与西方艺术之长,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异,出现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银嵌等新技法。
2、脱胎漆器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清乾隆年间,福州髹漆大师沈绍安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独特的脱胎漆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固轻巧,装饰精细,色泽鲜艳,结实耐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 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艺术欣赏两大类。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其运用范围已扩大到工业品上。
3、角梳
福州是中国头梳的三大产地之一,制梳行业源远流长。福州的制梳业讲究技术和质量,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水牛角,选蹄只取生性水牛蹄。福州的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被称为“福州三宝”之一,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取材
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牦牛牛角一般为黑色或者绵羊角一半为乳白色伴透明可看到静脉纹路
制作
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25道工序才能制出梳子,然后再经刻字和严格检验方为成品。此款牦牛角梳子,做工细致,透过光线可以看见牛角的自然纹理,从厚料制成产品,使每只角梳都色泽莹亮,光润如镜。
功能
牛、羊角是中医药材,凉血解毒,使用角梳不产生静电,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经常使用既能止痒排毒,治疗脱发、头痛、有安神健脑、去屑护发保健之功效,又能舒筋通络增强细胞免疫力,对神经衰弱有独特功效。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
还在用塑料梳子或是木梳梳头吗?要知道塑料梳子梳头易产生静电,长期使用会使发质粗糙蓬 松;而木梳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依照木头本身的纹理来加工,容易产生细小的分杈,这个可是对您头发的极大伤害喔!特产牦牛角梳,使用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精壮牦牛牛角制成,比普通的牛、羊角梳质地更坚实,纹理更细密。
史记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指出:梳头有畅通血脉,使发不白之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也说,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延寿经》也认为,发多梳能明目祛风。苏东坡对梳头有深切的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友情提示
1.不要将角梳经常浸泡在水中,以免失去光泽。忌摔、忌掰、忌高温、忌潮湿。
2.可用冷水清洗。受气温影响,自然弯曲属正常现象,垫一层薄布,用电熨斗压平即可。忌未经加热硬掰。
3.近年来,畜牧业品种改良,犄角的尺寸偏小,能用来制梳犄角越来越少。请珍惜您的角梳。
4.鉴别真假牦牛角最简单的方法:用火微烧后像是牛皮被烧后的味道,而非刺鼻的塑胶味!!!
4、纸伞
有近千年的历史。晚唐时由中原传入,后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工艺考究,造型美观,轻巧耐用,地方色彩浓郁,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
伞骨用深山老竹,经过严格的防蛀、防霉、防腐,涂上黑漆做成;伞面则选用特级棉纸,经过防蛀、褙纸、画花、上油、装配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可分为彩画花伞、油画花伞、明油伞、书法伞和色伞等5大类,有90多个品种,500多个花色,伞半径最小的仅20厘米,最大者达100厘米。伞面多绘有花鸟人物、虫草山水、亭台楼阁等精美图案,绚丽夺目。晴雨皆宜,既可挡雨,又能遮阳,深受中外游客青睐。民国4年以来,杨常利等名牌产品曾在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万国赛会、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和菲律宾、日本等国举办的博览会上多次获奖。80年代,年出口量达60~70万把,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软木画
福州软木画以“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闻名于世。福州第一幅软木画是民国初年由陈润春创制的。随后,陈润春的得意门生吴启祺及郑立溪先后在总督后(今省府路)开设木画作坊。木画产品品种繁多,有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设、旅游纪念品等二三百种,花色四五百种,畅销国内各地以及欧洲、亚洲、美洲、港澳等39个国家和地区。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福建厅内壁挂的“福州西湖”、“鹭岛风光”、“泉州东西塔”、“武夷春色”等大型软木画,都是由福州工艺师制作的;此外,厅内还有福州脱胎漆器、福州寿山石雕。这些特艺品不论是工艺和色彩,还是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都堪称一流。它们相互辉映,共同组成和谐美妙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6、马蔺草编
马蔺草编,福州市著名特产,由形状呈三角、细长而柔软的马蔺草编织而成。品种有床席、沙发席、草帽、手提包、遮阳笠等,具有细致、光洁、坚韧耐用、散热性强等特点。
近数十年来,福州马蔺草编织品,已多次参加了福建省及全国工艺展览,并被用来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
- 2014-09-25惠安石雕
- 2014-09-25金桔糖
- 2014-09-25金门高粱酒
- 2014-09-25武夷山岩茶
- 2014-09-25老范志万应神曲
- 2014-09-25片仔癀
- 2014-09-25厦门特产—漆线雕 珠绣 花生酥 青津果 文昌
- 2014-09-25福州特产—脱胎漆器 软木画 寿山石雕 纸伞
- 2014-09-25永春纸织画
- 2014-09-25影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