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价 格:
 
    泉州民间舞蹈
内容

拍胸舞

  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掌、胸、胁、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等。音乐一般都配以南曲《三千两金》。它的形成据认为与闽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其气氛热烈,恢谐奔放,且简便易学,逐渐成为普遍的群众性舞蹈。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舞种参加。

  拍胸舞来源另有几说:(一)源于宋代马远“踏歌图”所描绘的古汉族“踏歌”;(二)源于梨园戏宋元南戏剧目《郑元和》中众乞丐的“拍胸舞”;(三)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存。 彩球舞 又称踢球、贡球。其形式为一群村姑少女和一位头戴“丁香髻托”的丑婆,围绕着一手持长柄彩球的男性球手舞动的彩球,翩翩起舞。村姑、丑婆以手、肩、头、膝捧球、托球、顶球、踢球,活泼多姿。丑婆表演恢谐风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双肩颠球,或抬脚绕球,惟妙惟肖。

  民间逢年过节、迎神赛会等的游艺节目中,大多有踢球舞。技艺高超者,还可表演“高跷踢球”。


唆啰嗹

  “唆啰嗹”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行进间的民间舞蹈。舞队一般由十至几十人组成。队前开道并作联络的是丑扮的“铺兵”,肩上的扁担,一头吊着盛酒的新尿壶,另一头吊着草鞋和猪脚,手敲铜锣;接着是二至四名“妆人”(妆扮人物,又称“小纛旗”)手擎幡旗,旗杆末端扎束艾草和榕枝;再后是四管乐队;四壮汉抬一木雕或泥塑、纸扎的龙王头殿后,旁随男扮女装的“花婆”四人(或另加四女孩扮“花童”)手提盛满鲜花的红漆篮。游行时,乐队反复吹奏“唆啰嗹”舞曲,大家随声唱和。每至一家,手擎前导幡旗的“妆人”口呼吉祥辞句,入厅堂,用幡旗于尾梁间舞动数下,花童(或花婆)踏着舞步给户主送花,户主答以红包。这种民俗活动也叫“采莲”,解放前泉州城内各铺境都很流行,解放后仅保留在晋江市安海镇。 “唆啰嗹”直接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传入民间。


彩球舞

  《彩球舞》系由唐、宋宫廷“蹴鞠”传入民间,演变而来。也有认为源于宋元南戏泉州梨园戏古剧《李亚仙》中的“亚仙踢球”。


鼓坠舞

  “鼓坠舞”主要流行于永春县。表演时队伍最前面的一人手持小钹,随之是肩挑南鼓、敲磬的正副鼓手,后面依次是铜钲、小锣、黄凉伞,最后是管弦乐队。动作融入“太祖拳”的某些动律,甚至采用其名称,如“请步”、“三战步”、“人字打”、“青龙滚水”、“画眉踏架”等。小钹手在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以至该舞蹈的风格也根据小钹手演员个子的高低,分为“高人字打”和“矮人字打”。在行进表演时,为求得平衡,特在鼓担后面挂一称砣,故又称“鼓坠舞”。据传,“鼓坠舞”原是隋朝灭陈后,陈后主的儿子陈敬台及宗室逃入永春所带来的宫廷音乐舞蹈,以后逐渐传入民间。


竹马灯

  “竹马灯”又称“番仔弄昭君”。由一旦二丑组成。旦扮昭君,胸前背后缚着用竹、纸裱糊的竹马。丑扮“番头”、“番尾”、“番头”手握钱鼓在前,“番尾”手执钱棍在后。昭君双手作勒马状,双脚走动,似驭马奔驰状。两番手中钱鼓、钱棍有节奏地扣击腿、臂、掌、肩,三人舞蹈配合默契。其内容表现王昭君出塞和番时的离愁别恨。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的变化发展,分别采用南音和民间小调“十花串”、“十二生肖”、“水车”、“打花鼓”等曲牌。 据称“竹马灯”系源于唐代的“竹马戏”的舞蹈。 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演员4人: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老婆子身上绑着用竹、纸裱制的“驴子”,作骑驴状;老夫牵驴,后面跟着女儿和“憨女婿”。情节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儿婚事与亲家发生争吵,带着女儿等骑驴要到男方家评理。舞蹈表现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诙谐,妙趣横生。

  “驴子探亲”最迟在清末民初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见出现。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三人表演:火鼎公手执桔木长烟管,火鼎婆执大圆蒲扇,村姑肩挑木柴小担。公与婆抬着用长竹竿架着的铁锅,锅中火焰熊熊,随着民间小调“大串花”等乐曲,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舞步,幽默的语言同观众交流逗乐,即兴表演。村姑随其身后,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相配合。

  其源传说起自清末,某地举行迎神赛会游乡,家家户户“妆人”参加。有一贫寒人农户,家中唯有铁锅一口,夫妻情急,烧上热焰,以长竿撑着抬出参加游乡,其女挑着柴担随后添柴。因其表演风趣、生动,遂流传不衰。另一说,是由表演油炸秦桧的故事衍化而来。


凤坡跳鼓

  “凤坡跳鼓”是南安县诗山镇凤坡村的一种民间舞蹈。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日该村迎神“割火”时表演,参舞者甚多。最早通常以“公娶婆”的形式出现,后增加了生、旦、彩旦、丑等角色。动作以踏跳、蹦踢为主,主要动作有“魁星踢斗”、“仙童照面”、“绞脚跳”、“琉璃吊拍”、“后按鼓”、“轮鼓”等。音乐以打击乐为主,节奏快慢多取决于鼓手的表演。配曲套用“公婆拖”、“十二步相送”、“灯红歌”等民间小调。主要道具“堂鼓”直径约40厘米,行进间由二人抬,其余舞者分执鼓槌、拍、小叫、小锣等打击乐。

  据老艺人梁锡林等人,这一舞蹈形式相传起于春秋时期,二百多年前,由台湾回传入凤坡村,以后在泉州各县广泛流传,但表演形式不尽相同。最具影响的,是流传在泉州城内及其附近的“跳鼓舞”,内容是表现梁山泊好汉化装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故事,角色有鲁智深、顾大嫂、阮小二、孙二娘、时迁、燕青等六人。表演以对斗、对舞为主。主要动作有“七步翻转”、“泼脚慢步”、“磨脚移步”、“魁星踢斗”、“铁拐灵额”、“洞宾背剑”等。主要道具“扁鼓”,直径约30厘米。


公背婆

  “公背婆”由一个演员扮演互相背着的两个角色。据传,它是从木偶戏《目连救母'会缘桥》一段戏发展来的。表演一个哑子背着一个癞痢头的妻子,沿途乞讨。演员上半身装作婆,下半身装作公,一个演员同时表演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各种身段动作。过程一般有:上坡、下坡、涉水、过桥、捋花等。解放后改为哑父背着女儿进城观灯、看踩街。


献闹钹

   “献闹钹”又名“演金”,是一种带有杂耍的道教舞蹈,用于丧事“做功德”时表演。主要道具是一副特制的铜钹,重约3市斤,直径约23厘米。另有“七寸棒”以硬木制成,用以托转“闹钹”。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节奏自由,有“推山”、“照镜”、“云龙过目”、“炒茶跳舞”、“铰刀剪浮铜”“扳钹”等20多种动作。以打击乐伴奏。技艺高超者,还可表演“高跷献闹钹”。 据传,“献闹钹”起于唐李世民“游地府”后为超度亡灵始设,其后盛行于河南一带,五百多年前传入南安。


五梅花舞

  “五梅花舞”是道教“道情”中的一种宗教舞蹈。一般有9人,先由主行(道教“中尊”)持花(有的执如意、帝钟等)上场唱“三春天地风光好”的曲子,接着8人各按次序手托莲花灯成对上场,唱欣赏春天各种美景的词句,以后依次表演3人舞、5人舞、7人舞、9人舞。至9人舞时,主行唱“海反”词(龙王上天献宝),唱毕,穿梭变化,环绕起舞形成“五梅花”状,队形复杂多变,气氛热烈凝重。伴奏由吹奏乐,配以“唠哩嗹”的曲牌。 道教“五梅花舞”据说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鼓坠舞

  “鼓坠舞”主要流行于永春县。表演时队伍最前面的一人手持小钹,随之是肩挑南鼓、敲磬的正副鼓手,后面依次是铜钲、小锣、黄凉伞,最后是管弦乐队。动作融入“太祖拳”的某些动律,甚至采用其名称,如“请步”、“三战步”、“人字打”、“青龙滚水”、“画眉踏架”等。小钹手在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以至该舞蹈的风格也根据小钹手演员个子的高低,分为“高人字打”和“矮人字打”。在行进表演时,为求得平衡,特在鼓担后面挂一称砣,故又称“鼓坠舞”。据传,“鼓坠舞”原是隋朝灭陈后,陈后主的儿子陈敬台及宗室逃入永春所带来的宫廷音乐舞蹈,以后逐渐传入民间。


幡会舞

  “幡会舞”最早以表演《昭君出塞》故事为主。有两种表演形式:一是以10块木板(每块约6尺长3尺阔)衔接成蜈蚣状,上置高凳,表演者立高凳上载歌载舞。木板由数十人抬行,俗称“幡会阁”,又叫“蜈蚣阁”,这一形式在乾隆《泉州府志》中已有记载。一是表演者站在马背上边舞边奏,称“马幡会”。后来也用作舞台表演,人物一般有王昭君及番女番兵等。昭君自弹自唱,番女番兵分掌螺旗、钱鼓、响盏、四宝、拍板、扁鼓等,作各种身段动作伴舞。音乐采用南曲《出汉关》等。

弄龙舞

     弄龙舞,民间俗称为“弄龙”,这个名称刚好与“狮”相对应。庆典活动或是迎神祭祀,常常有“狮队”和“弄龙队”参加,前者以表演武技为主,杀气腾腾,令人有威武雄健之感,后者则是舞蹈和拳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游艺,刚柔相济,婀娜多姿,深受群众的喜爱。

    晋江各主要乡镇如安海、石狮、永宁、深沪、衙口和金井等市镇乃至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在过去均有弄龙队之设立,以适应各地元宵佳节以及节日庆典酬神娱乐之用。如安海龙山寺观音到浙江南海普陀山进香谒祖的特别盛大队伍,就有好几队弄龙队和狮队。至于到石狮城隍公,到白沙镇江宫六姓府,到金井南沙岗镇海宫等著名宫庙进香、乞火和谒祖,其浩浩荡荡的迎神队伍中,也必定有弄龙队和狮队参加。

    舞弄之龙的形象有很多体式,一般的“布龙”,是用篾片铅线扎成一个威武雄壮的龙头,龙嘴可以开合,也有血红的舌头,圆睁的“大龙目”和峥嵘的龙角,穿以木柄,以便舞弄者手擎舞弄。龙身则用篾片铅线扎成空心圆筒,中间也扎一支木柄以便操持。龙身有十余节之多,最后有一个高高翘起的龙尾,用绘满龙鳞的厚质布包裹,这就是常见的“布龙”。如果“龙身”里面可以点烛,夜间舞弄通体明亮者称为“火龙”,现在已改用电池点亮小电珠,两个“龙目”也用高亮度电珠,使这种“火龙”十分现代化,也更能吸引人。

    除了上述“布龙”和“火龙”之外,此外还有每节龙身扎糊成蝴蝶的形状,连接起来便成为形体特别的“百叶龙”。另有一种是整条龙身插满点燃的炷香,于夜间舞弄,既如火龙翻滚,又散发出阵阵香味,这就是十分独特的”香火龙”。这种龙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比较少用。

    此外还有比较简陋临时拼凑,以应付一时之需的龙。用十几块同一规格的木板凳加上龙首和龙尾拼凑而成的“木板龙”,还有由稻草临时捆扎而成的“草龙”等等。

   关于“弄龙”的“弄”字,习用于唐代,广泛用于戏曲之中,如《事久弄》、《妙泽弄》等等。晋江自古以来即称“弄龙”而不叫“舞龙”。这种风俗自唐代开始而随中原移民南来晋江,并一直传承至今。

 

踩高跷

    俗称“缚柴脚”,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

  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

  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舞种分布

鲤城区: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幡会舞、公背婆、骑驴探亲、火鼎公火鼎婆、掷闹钹、打花鼓、蚌舞、甩灯舞、高跷跳台、高跷扑蝶、纱船舞、白菜担、水族舞、蚌与渔翁、车鼓、鼓亭公婆、妆道儿(包括扮和尚、师公、尼姑三队)、洗马舞、铁拐弄仙姑、洞宾戏牡丹、佬子偷捉鸡、铁枝阁、蜈蚣阁、舞狮、杀狮、舞龙、唆啰嗹舞。

晋江市: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唆啰嗹舞、竹马灯舞、打花鼓、高跷、钱鼓舞、车鼓灯、跳火群、散花舞、盾牌舞、甩钹、甩球灯、公婆拖、矮子摔跤、舞龙、舞狮、杀狮、四季花神、海反、八仙过海、荔路移香、妆阁。

石狮市: 拍胸舞、彩球舞、跳鼓舞、火鼎公婆、驴子探亲、毽子舞、《舞狮、舞龙、高跷、妆阁、钱鼓钱棍舞。

南安市: 采茶舞、花篮舞、熊舞、和番舞、拍胸舞、串灯舞、彩球舞、鼓亭公婆、钱鼓舞弄、跳鼓、白菜担、驴子探亲、旋鼓舞、打花鼓、大头和尚戏狮、牌打狮、鹤蚌相争、高跷。

惠安县: 七星灯、车鼓舞、马灯、彩球舞、哑背疯、舞龙、舞狮、高跷。

安溪县:竹马灯舞、采茶舞、剑舞、蚌舞、迎亲舞、甩灯舞、彩球舞、高跷、舞狮、杀狮、舞龙。

永春县:漆篮舞、鼓坠舞、碰舞球、龙灯舞、捉蚌舞、藤牌舞、蜘蛛舞、杀狮、拍胸舞、高跷、俏影、跳鼓舞、彩阁。

德化县:八仙舞、贡球舞、道士舞、鼓亭公婆、拍胸舞、戏蚌舞、车鼓舞、伴当公婆舞、杀狮、舞龙、三通鼓队、狮灯舞。

相关信息
收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支付方式 | 广告业务 | 网站帮助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权利所有:厦门岳美旅游  联系电话:0592-5335665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80号

    闽ICP备20008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