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温泉度假村
优惠价:¥558元
- 闽清张圣君"游田了"民俗
闽清“游田了”民俗入选福州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圣君是八闽儿女的保护神,金沙地区民众用“游田了”民俗文化赞颂张圣君,怀念张圣君。
每逢农历五月吉日,村民必抬着张真君软身塑像,敲锣打鼓,巡游乡村,赐福无疆,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物阜民安,老康少怀,百业兴旺。徒步行走光辉,沃头、攸太、白中、白汀、继新、继善等村。可谓旌幡并举,浩浩荡荡,参与“游田了”活动的民众有近万人。他们将水稻种籽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郑重地喷洒净水,以驱魔瘴、辟邪气、祈种籽在吉净的环境中发芽。还在田头压金纸烧香、献菜肴水果敬祀张圣君,其意在于祈求农业神护佑庄稼免受鸟兽糟蹋,保佑五谷丰登。沿途还向参游信士分赠数枚光饼,其饼必圆,寄寓衣食无忧。
五月正值“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的祈福也渗透于闽清各种风俗事象之中。在闽清民俗活动中,一种与劝农有关的“游田了”习俗也在金沙、白中等地区保留下来。
农业生产一直是闽清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方式。由于早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得到开发、启蒙,人们对于植物的萌芽、生长、结果等自然规律无法探索;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灾害,例如冰雹、飓风、蝗虫等能导致农业歉收的一系列自然现象感到不可思议。这一种原始无知的心态必然导致了原始的农业造神活动。他们认为一切植物的生长,都归功于冥冥之中的那一些不可捉摸、无可知晓的神灵庇护,于是,在一年农事活动的关键时刻。在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时节的到来十分重视。从而形成民间农业神——张真君“游田了”等一系列信仰活动,来源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期,人们对庄稼丰收的期望以及对收获时候的庆贺而产生某些活动,带有强烈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使这些活动得以代代相传。
张圣君,又称张圣者,号慈观,道教闾山派道士,主张济世利民、安邦护国的大乘思想。圣君牵牛创凿水枧际,穿通灌溉旱水田;遇病民,寻草药治病,做好事不胜枚举。后来在闽清金沙镇九龙潭巨石上高坛祈雨成功,大雨滂沱,被洪水冲走,修得正果。明正德皇帝敕封为“法主神号”。《福建通志》、《永泰县志》、《闽清县志》、《闽都别记》、《夷坚志》和《游宦纪闻》等对张圣者生平的均有记叙。张圣君的信仰文化播扬到闽浙各地,并在台湾的台北、宜兰、新竹、台中、彰化、云林、高雄等县市都有祀庙。张圣君的信仰形成在两宋之交,被民众神化,并在唐宋福建造神浪潮的大背景下,还逐步形成一种民间传说:张圣真君原是天庭御史,某年中界发生旱灾,千里赤地万物枯竭,溪河断流土地龟裂,庄稼枯死粮食绝收,瘟疫并发人畜死亡,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御史关怀黎民庶子,就趁玉皇午睡之际,将玉皇御案的砚水滴几滴到中界,即时凡间普降大雨,七天七夜普及甘霖,土地滋润旱情解除,人畜瘟疫迅速消除,千家万户得以拯救,社稷黎民感恩御史。各方善信建庙宇,塑身进香常拜祀,圣君一生为百姓,一炉香火万家传。
数百年来,张圣君祈雨的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及其民俗体现出其农业神信仰的实质是民众崇拜和信仰升温的内在因素。闽清百姓对其感恩戴德,建庙祀之,在信仰的基础上形成民俗活动,如闽清的“游田了”,莆田梧桐一带的“跑火”习俗都源于祈求张圣君对农事的助佑,这些民俗活动在无形中也将张圣君农业神的职守不折不扣地体现出来。
张圣君是海峡两岸道教的主神之一,其信仰文化突出群体利益,“保境安民”“佑我黎民”是信仰的主题,体现出“以百姓之心为心”的道家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闽清“游田了”民俗活动,以其传奇、深邃、活力,逐步形成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 2014-10-09福清九鲤鱼龙灯舞
- 2014-10-09疯狂的摆棕桥
- 2014-10-09晋江安海“嗦啰嗹”
- 2014-10-09闽清张圣君"游田了"民俗
- 2014-10-09后浦街——端午不划龙舟划水缸
- 2014-10-09福州萨家、卢氏和琴江满族村
- 2014-10-09枫亭游灯
- 2014-10-09莆田虎俗
- 2014-10-09福建民间信仰
- 2014-10-09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与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