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价 格:
 
    漳州地方戏曲
内容

 

芗剧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起源于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并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在农村、渔区广泛流行,出现坐唱形式的“歌仔馆”。清末,由于迎神赛会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馆”走上广场,出现化妆游行的表演形式,时称“歌仔阵”。此后,“歌仔阵”吸收梨园戏、四平戏和乱弹的剧目及表演艺术,在农村谷场、庙埕牵草绳圈地演出,民间俗称“落地扫”。逢年过节,也搭戏棚表演。因为是从“歌仔阵”发展起来的,故称歌仔戏。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民国17年(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来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民国20年,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地方政府把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从锦歌吸收养分,创作了杂碎调。他们以杂碎调为主曲,六角弦为主弦,并吸收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部分曲调,融汇南曲、南词、山歌小调,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搬上舞台演出,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较著名的职业班社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丘、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丘、笋仔班等。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民国29年末,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为借口,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塞进黄色歌曲,使改良戏一度走向歧途。抗战胜利后,舞台上出现改良调与歌仔调合流融汇的盛况。民国37年,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台胞的喜爱与欢迎。

 


布袋木偶戏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台湾的偶戏当中,布袋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表演类型。霹雳系列是现今布袋戏中最为风行的一种。其名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得称。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
  布袋木偶戏,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布袋木偶戏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来,至今已传承八代。

 


民歌和山歌

    漳州民间歌曲包含劳动歌曲、风俗歌曲、抒情歌曲、叙事歌曲、颂歌等。劳动歌是声乐之源,包括劳动号子,叫卖声、打桩歌、牧歌等。风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民风民俗。漳州的风俗歌有《劝嫁歌》和东山的《观姑歌》,云霄、漳浦、招安的《龙船歌》等。

    山歌是山区劳动人民创作的歌曲,纯朴而真挚,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简单易学。漳州山歌主要分布在漳浦、云霄、招安、东山、南靖、平和等内地山区。有独唱,齐唱、对歌三种形式。

 


答嘴鼓

    答嘴鼓近似对口相声,但对白却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感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运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节奏与音乐美的音韵结构组织韵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段,以获取喜剧性的艺术效果,类似北方的对口相声。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答嘴鼓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的一种以闽南语表演的曲艺谐谑形式。答嘴鼓是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

 


哪吒鼓乐

  哪吒鼓乐: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哪吒鼓乐是满足信众们踏火需要的吟唱表演形式。吟唱哪吒鼓乐及踏火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民间信仰音乐文化产物之一,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漳州市区文衡殿哪吒鼓乐,乐曲来源大都是古代民间歌曲。乐曲非常丰富,除保存了一些已濒临失传的乐曲,更有民间歌舞曲中极少见的三拍子乐曲。哪吒鼓阵队员们以敲击贴有灵符的长柄手鼓,在马锣、天尺等乐器伴奏声中吟唱漳州腔哪吒鼓乐

 


潮剧

    音乐的“活化石”:潮剧是音乐的“活化石”,根在闽南,云霄是潮剧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在漳南的云霄、东山、诏安等地,仍以潮剧为主要地方剧种,历史悠久的云霄潮剧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云霄因潮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目前全县拥有潮剧团31个,其中民间职业剧团30个,演职员共2000多人,年演出6000多场次,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

 


潮乐

  潮乐:即潮州音乐,诏安流行的潮乐以演奏潮州弦诗乐为主,常用乐器为二弦、扬琴、椰胡、二胡、三弦、秦琴、横笛、唢呐、板、小鼓、木鱼等。演奏时以二弦领奏,乐曲为头板、二板、拷拍、三板、尾声等组成的套曲,演奏者即兴加滑音、花音等。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为诏安最流行的锣鼓乐种,有牌子套曲、笛套等种类,演奏时由司鼓及吹奏者即兴采用。打击乐器有大鼓、大斗锣、深波、吮锣、大小钹、九仔锣等,吹奏乐器有唢呐、笛、箫等。每逢节日或喜庆场面即有潮州大锣鼓演奏。

 


中军乐

  中军乐:原为清代县衙官员宴会或其他庆典的伴奏音乐。民国时期,民间也在迎神、祭祖时演奏。乐器有战鼓(中鼓)、平锣、钦仔、小钹、叫锣、大小唢呐、横笛及一对哨角(俗称伏地虎)。演奏的唢呐曲牌、横笛套曲有《闹江州》、《新水令》、《登楼》、《将军令》、《得胜令》、《小桃红》、《小凉州》等。新中国成立后,仅存东关班中军乐,后散班。

 


“大车鼓”

   “大车鼓”: 雅俗共赏的漳浦大车鼓也称“车鼓弄”、“跳车鼓”。据传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平乱时从中原带入闽南的。至今流传于漳浦、龙海、芗城一带。舞蹈表现的是“昭君出塞”的场面,由“王昭君”及6 个“汉宫女”和“老阿公”、“老阿婆”、“车夫”、“车鼓公”及2个小丑共13人表演。当车鼓公擂动大鼓,便有各种乐器和鸣。老阿公敲锣,老阿婆拍鼓,6个“汉宫女”各持一迭小瓷杯拨弄,两个小丑敲竹板。昭君在车夫的推动下,怀抱琵琶、心情忧郁,依依不舍地徐徐而行。车鼓公和小丑等匈奴迎亲使者,一路上耍尽各种滑稽动作,想要逗笑昭君,但别乡离土,凄凄之情使昭君愈加郁闷。大车鼓舞蹈伴奏和演唱多采用歌仔戏曲谱,每到演出紧要时,四周群众往往一起附和伴唱,呈现热闹气氛。

 


竹马戏

    竹马戏:漳浦最古老的一种剧种——竹马戏,传统的竹马戏表演是无需什么样的管弦配乐的,清唱和诙谐的肢体动作,所谓的“一句曲一种科步”、“做丑张猫咪,做旦使目箭”,却能百分百的揪住人们的眼光。生活的情趣,伴着那一声声“哎呀隆叮咚。漳浦民间流行的竹马戏剧目,分明就是一幅幅闽南风土民俗画卷,轻快清丽,色彩浓郁,与东北的二人转,江西的采茶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诏安洗佛歌

  洗佛歌: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脱俗成佛,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俗称“洗佛”),各寺庙以香水洗佛身焚香祈拜。清康熙年间,僧人手捧佛像到各家“巡家门”唱“神灵保佑,消灾去祸”一类佛曲,之后民间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上天也仿效寺庙浴佛仪式,正月初五众神下天后各寺庙僧人也请菩萨到各家供礼拜,僧人则在门口唱“洗佛歌”。“洗佛歌”为原佛曲发展而成。

 


诏安古乐

    诏安古乐:为唐宋时南下移民所带的音乐演变而成。演奏乐器有古筝、竹弦、扬琴、冇弦(椰胡)、琵琶、三弦、横笛、二胡、秦琴、月琴、洞箫等。其中古筝、竹弦、扬琴为主奏乐器。演奏时以竹弦(或筝、扬琴、横笛)奏引子或首句,接着全部乐器合奏至曲终。

 


诏安古筝

    诏安古筝:演奏技艺独具特色。清初,东关蒲水缸精筝曲百首,技法数十种,并有指法秘诀10种,曾在北京、洛阳等地传艺,诏安弟子林红光、高仔力、龟板禹等技艺高超。清末民国初,城内李家、张家、陈家、许家,北关谢家都代有传人。新中国成立后,张永固、张确、张学海、张立仍承家学。中央音乐学院李萌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福建筝曲》收入诏安古筝演奏谱43首。

 


龙船鼓歌

  龙船鼓歌:清代与民国时期,农历四月初一至端午节的晚上,北关广美庙弟子列队沿街高唱龙船鼓歌。前导2人平举庙宇灯笼,其次为手执小旗的队伍,接着2人抬大鼓、1人击鼓、数人敲锣,击鼓者领唱,敲锣者伴唱,群众随后帮唱,歌队有时近百人。

 


东山歌册

  东山歌册:走进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音乐)之乡——福建东山岛,可在街头巷口、居家茶间看到三五成群的休闲"歌册阵"。歌册是东山岛盛行的一种说唱文学,几乎都以媪妇、姑娘为演唱对象,她们唱腔流畅,押韵协调,词汇丰富,或独自哼唱,或围聚坐唱,或沿街走唱,或登台演唱,不用道具,乡土气息十分浓郁。歌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清唱,不像评弹、说书等说唱艺术需要二胡、三弦和鼓乐伴奏。史载,明洪武年间,东山岛开辟通商口岸,南来北往的商贸活动也带进文化交流。其时粤东潮州歌册随之传播进岛并和兴化、泉州的“秦腔”、“南词”配合,产生了一种多成份音韵的“东山歌册”。歌册不但成为妇女们爱不释手的奇特“女书”,而且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东山歌册”是闽南地方曲艺的一朵奇葩。近几年,日本TBS电视台记者、美国的中国文化研究学者等海内外媒体、艺人、学者先后多次走进东山岛采风,聚焦“东山歌册”。改革开放以来,歌册受到一些专家学者和出版部门的重视,《中国大百科全书》、《古代曲艺选集》等典集都介绍了歌册,选录部分精品,以使这一独特的“女书”不致湮没。2006年6月2日,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东山歌册”名入其中。

 


东山南音

  东山南音:东山岛的“东山南音”及其古老的南音曲坊“御乐轩”扬名中外。在2007年8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漳州市共有10项榜上有名,其中“东山南音”位居“高山族舞蹈”之前。200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东山南音”的代表性传承人张福禄也名登榜上。南音,也称南乐、南管、南曲等,源于汉唐,传于宋,盛于明清,原本是御制曲乐,因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南音于五代时期即公元10世纪中叶传入闽南。

 


东山潮剧

  东山潮剧: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是东山地方戏曲主要剧种,俗称白字戏,也称泉潮雅调、潮音戏。潮剧系宋元南戏弋阳诸腔(东山民间俗称正字戏)衍变而来,明代正音自浙东,赣南接东山而至,与当地民间白字声腔艺术交汇融合,产生易腔、易调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以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至此有了“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说。由于东山潮剧有“其歌轻婉、闽广相半”的地方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东山潮剧艺术还以其独特的魅力拓展传播面,仅开展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及赴境外访演就达3060场次,获得“艺技超群,名扬海外”、“潮音远播、友谊长存”的“好评如潮”。在福建、广东、海南岛、雷州半岛,在台湾、香港、澳门乃至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地区也正日渐扩大。

 

 

铁枝术偶戏

  铁枝术偶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枝木偶戏流行于闽南诏安、东山、云霄、平和等地。东山铁枝木偶戏身高、舞台背景等有所改革创新,在央视、省市电视台均有专题报导和节目制作。保留的传统剧目有:《仙女配阿义》、《狄青会姑》、《莲花庵》、《乾坤镜》等。

 


土楼闽南山歌

  土楼闽南山歌:随着闽南人到南靖长教这片土地上扎根,土楼山歌也就流传了下来,至今已约有600年的历史。土楼山歌是闽南人的生活经验、生命情怀和爱情观念的一种艺术表达,是土楼人族群意识的表达形式。清朝末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土楼山歌的兴盛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南靖土楼旅游热的兴起,土楼山歌又重新在长教古村落及周边地区传唱开来。特别是2000年福建(南靖)土楼长教的“怀远楼”、“和贵楼”被列为申报“世遗点”后,南靖县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长教古村落及周边地区的土楼山歌进行发掘、整理,使之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土楼山歌是福建土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楼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四平锣鼓乐

  四平锣鼓乐:四平锣鼓是闽南山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遗存,俗称粗锣鼓,起源于古代的四平戏,是早期的南戏弋阳诸腔之一。元末明初,四平戏从山西传入福建,并演变成新的地方剧种,清朝时期,四平戏和四平锣鼓在南靖已十分盛行。南靖民间有“万盛锣,诱船婆;万盛鼓,诱查某”等俗谚,南靖有“四平吹,热煞囝仔胚”的说法。四平锣鼓队参加会庆、节庆、赛事等活动都按四平戏曲调创作大型吹打乐曲,节奏感强,气氛热闹,深受农民喜爱四平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将许多曲牌(华牌)连串一起,用锣鼓配合唢呐吹奏,表现一个故事情节。四平锣鼓乐节奏感强,优美动听,锣鼓声喧,气氛热烈,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四平锣鼓乐流传于南靖县金山、龙山一带,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有山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应该说,平和的大山是客家人生存的臂膀,而山歌,是客家人放飞的翅膀。平和的客家山歌十分多,山歌一唱成大河。每首客家山歌都是一扇洞开的大门,那里面既广大又幽深。
 

 

高山族舞蹈

  高山族舞蹈:高山族同胞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华安县是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主要集中分布于仙都、华丰、新圩等三个乡镇。2008年6月,该县高山族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山族舞蹈的动作比较简单,节奏特别鲜明,具有明显的原始舞蹈风格。高山族人将内心的喜悦全部倾注在歌舞之中,内在节奏体现于外部形体动作上,形成一种颤动的舞蹈律动特征,结实有力,具有一种天真烂漫、热情奔放的动人美感。

 


杵舞

  杵舞:又称杵歌、杵乐或杵音,是古代人们用杵臼舂米时留下的劳动娱乐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伴随杵舞的是一种劳动歌曲,妇女舂米时,三四人一组,共持木杵,环臼而立,随着舂米的节奏而低声唱和,委婉动听,很有特点。跳杵舞时,妇女们头戴鲜花,身穿艳丽的民族服饰,手持木杵,且歌且舞。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舞姿优美活泼,歌声、杵声铿锵悦耳,舞蹈步法也很富有变化,是台湾高山族中较有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形式。

相关信息
收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支付方式 | 广告业务 | 网站帮助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权利所有:厦门岳美旅游  联系电话:0592-5335665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80号

    闽ICP备20008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