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温泉度假村
优惠价:¥558元
- 厦门地方戏剧
南音
南音,亦称“南曲”、“弦管”、“南管”、“南乐”、“郎君乐”,是我国现存四大古老乐种之一。唐、五代的中原移民把当时的宫廷音乐带入闽南,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留存了南音这一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音乐形式。相传,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闽南乐手五人进京朝圣演奏,被赐以“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后世即称南音为“御前清曲”。
南音由“指套”、“大谱”和“散曲”三大部分构成。“大谱”为纯乐器演奏,现存14套;“指套”为套曲,现存48套;“散曲”为清唱曲,有3000多首。南音的演唱形式分弹唱及清唱,保留了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古老形制。南音的主要乐器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拍板、嗳仔、南嗳(中音唢呐)等。
清中期以来,随着厦门港贸易的发达,厦门成为闽南的中心城市,也成为南音发展和传播中心,涌现出几代杰出的南音艺人和大师。其中,尤以林祥玉、林霁秋、纪经亩为南音界公认的大师。林祥玉,清咸丰四年(1854)生于厦门。他是著名的南音乐师,许启章、林霁秋等名曲家都出自他的门下。清末他前往台湾开馆教授南曲,为南曲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于花甲之年编印出举世瞩目的《南音指谱》,为近代南音的传承立下不朽的功业。林霁秋,世居厦门,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他的最大贡献在于编纂了《泉南指谱重编》这一鸿篇巨著,考订南音唱词出处,丰富充实了南曲版本,填补了近代中国南乐史上的空白。纪经亩,一代南音宗师,1900年生于厦门同安县。他精通南音演唱及弹奏,尤以琵琶演奏最为精湛。其创作南音新曲目达500多篇。脍炙人口的《感谢公主》、《沁园春?雪》、《迎龙小唱》、《满江红 颂郑成功》等以及与新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的南音大谱《闽海渔歌》,都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多次到海外、香港教授传播南音,并为组建厦门南乐团呕心沥血。
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数百年前,南音就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而传播台湾。传承和保护南音,在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关于闽南童谣的起源、沿革,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福建地方典籍中记载着唐代福建观察使常兖州曾听到闽地民间流行着《月光光》童谣。这首唐代童谣虽与今天闽南各地流传着的《月光光》童谣在文字上有些不同,但其主题和结构却十分相似,由此可见闽南童谣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宋元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大批移民向外迁徙,闽南童谣也跟着流传到了广东潮汕、海南省以及台湾等地区、甚至远涉重洋,传播到南洋许多国家和地区。
翔安拍胸舞
拍胸舞是一种以手拍击身体打出声响节奏的民间群体舞蹈,民间俗称“打七响”。它的节奏非常奇特,七响为一节;舞者的头上往往要系一蛇状的草索头饰,具有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风,可称为是远古舞蹈活化石。
拍胸舞的记载始于南宋初期,后为梨园戏《郑元和》所吸收,并加以舞台化,广泛传播。
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蹲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舞蹈洒脱自然,富有线条感、力度感和节奏感,有着浓厚生活气息。动作组合主要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音乐一般都配以南曲《三千两金》。
莲花褒歌
莲花褒歌属闽南语山歌,是莲花山民在种茶制茶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据传自明代嘉靖年后同安莲花山区小坪及毗邻的安溪各村就盛行褒歌,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莲花褒歌歌词一般一首四句,每句押韵,多以男女对唱的方式进行。一方起歌,另一方答歌,答歌一方必须回应起歌之内容。一问一答,内容全凭歌唱者的发挥。其题材有爱情类、采茶类、农作类、道德类等。褒歌形式短小、单纯,一般分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抒发自己的感情。歌词的内容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编创的,感情真挚、朴实并体现出山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褒歌曲调流畅优美,无须伴奏,或对山而歌,或席地而唱,或边走边吟,或相向对答。善用闽南方言俚语、俗语,生动活泼,诙谐风趣。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佳句迭出,妙趣横生。
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我国 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的舞台剧。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乌白蛇》、《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历史的生动写照。明末清初,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到台湾,吸收了台湾原住民音乐和客家音乐的元素,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孕育,在20世纪初于台湾宜兰创造出了七字调,并逐渐流传全岛。上世纪20年代,台湾艺人王银河、温红涂、戴水保等把七字调等台湾歌仔调传播到厦门。1926年厦门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两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也先后到厦门、闽南演出。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留在闽南传艺并组建歌仔戏班。歌仔戏也由闽南、台湾的歌仔戏班带到了新加坡等闽南华侨聚居地。
抗日战争时期,邵江海等闽南民间艺人又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艺术新的发展。1948年闽南歌仔戏班“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入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欢迎,称为都马调。歌仔戏因此被称为“飞越海峡的歌”,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术。
同安车鼓弄
车鼓弄是集说唱、表演合一的民间歌舞艺术,是古代弄戏的遗存形式。“车”就是翻转,“弄”就是舞弄之意,又有“弄车鼓”的俗称。关于车鼓弄的来历,闽南地区流传着“磨豆夫妻逗唱”、“武装劫救”、“丰收庆贺”等几种说法。在同安,流传较广的是“磨豆腐夫妻逗唱”说。相传在明代,同安有一对开豆腐店的夫妻,夜里磨豆腐时编歌唱逗,受到邻里欢迎。老夫妇继而用装豆子的斗篮代替石磨,戏弄玩乐,遂在民间流传开来。明末清初,车鼓弄传到台湾,成了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民俗娱乐项目。
车鼓弄表演时,二人扮做男丑与彩旦,扛着竹篮搭扣的鼓轿,踏着四方交叉步,进三步退三步,一唱一答,妙语如珠。内容多为孝道劝善、夫妻情趣、情人相思等。实际上,它是闽南早期滑稽小戏——“弄戏”中的一种。“弄戏”演员通常为一丑加一旦,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对答为主,在简单场地上即可表演。由车鼓弄继而发展出闽南“车鼓戏”,保留车鼓弄的表演形式,增添了更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歌仔戏在形成过程中也充分吸收了车鼓弄的表演特色,车鼓弄是歌仔戏的源头之一。
车鼓弄通常在庙会祭祀时表演,有时也被邀请到婚庆人家演出,是农村自娱自乐传统表演项目。近年来,经过改编整理提高的“车鼓弄”也出现在广场民俗活动、文艺踩街、大型晚会上,对保持民间表演艺术的多样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
歌仔说唱
闽南人把歌谣称为歌仔。有闽南人就有歌仔。歌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抒情为主的民歌、小调、杂歌;一是有人物情节的故事歌。后者又分为三种,一是民间流传的长篇故事,如《陈三歌》、《乌白蛇》等;一是中小型的段子,如《过番歌》、《海底反》等;一是劝善歌,如《二十四孝》、《鸦片歌》等。这几种歌仔都有书坊刊刻的唱本,俗称歌仔册。
由于有歌仔册,这类歌仔的流传很广,而且较为统一。但一般民众只能演唱其中最流行的一二首,只有专业的演唱者和少数业余爱好者方能掌握全本的唱调和曲牌。他们的演唱就被称为“歌仔唱”,20世纪50年代正名为“歌仔说唱”。
歌仔说唱语言生动诙谐、平仄押韵,唱腔或粗犷豪放、雄浑有力,或温文婉约、幽雅纤细,色彩浓烈,是闽南民间说唱艺术的瑰宝。
闽南早年专业的歌仔说唱主要有两种人。一是手持月琴的走唱艺人,大多是盲人。他(她)沿街而行,月琴上悬有一些小竹片,烙刻着盲人可以摸出的记号。顾客并不知道记号为何,盲人便告诉你是曲名《留伞》或《十八相送》等。然后就为你演唱,唱完告诉你这一签说明你的什么运气。也有的并不算命,只唱一些太平歌取悦听众以乞讨。闽南著名的卢菊、台湾著名的陈达就都是手把月琴,以歌为生。
另一种是走江湖卖膏药的民间艺人,一般以大广弦或壳仔弦伴奏,自拉自唱,或再找一人对唱。这类人往往有较高的演唱技巧和即兴表演能力,能说会唱,是近代歌仔说唱的创始者。如厦门的王雅忠、台湾的汪思明皆卖药出身,最后发展到录制唱片,收徒开馆。
20世纪50年代以后,厦门曲艺界对歌仔说唱大胆创新,不但创作许多新的作品,还创造了荷叶说唱等新形式。当时厦门苏朝润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学习四川被喻为“荷叶”的镲这一道具,说唱时,一手拿着甩板和状似荷叶的苏镲,一手拿着竹箸,配合戏曲的节奏,边唱边打苏镲或甩甩板。乐队采用歌仔戏乐器,一般以大广弦为主弦,加月琴、南北三弦和竹笛。
今厦门地区流行的主要是月琴弹唱和荷叶说唱,但演出日渐稀少,传承乏人。
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等,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早期只是一种妆扮梁山 108将的阵头游行演出。后来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逐渐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水泊梁山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有宋江戏、竹马戏、傀儡戏三个戏班合并,名“三合兴”。三个剧种彼此融合,相互吸收,形成了以南音唱腔为主,兼容傀儡、竹马、北管声腔的合兴戏。在剧目上高甲戏吸收了北管戏许多文武兼备的剧目,风格更趋阳刚、明快,受到观众的欢迎。角色有生、旦、净、外、末、贴、丑七种,民间称“七子戏”;合兴戏多了武生、武旦这两个行当,民间便称为“九角”。“高甲”实为解放后文人雅化之称。
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具风格的剧种。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剧目《连升三级》、《凤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官婉儿》等曾在全国戏剧界引起轰动。高甲戏丑行的表演分门别类,非常丰富,精彩纷呈。著名的高甲四大名丑柯贤溪(女丑)、陈宗塾(傀儡丑)、林赐福(布袋丑)、许仰川(公子丑)各怀绝技,为全国戏剧界所叹服。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多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板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小叫、响盏等。
高甲戏在清末就流传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至今在闽南民间盛演不衰。
注: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周末经常有歌仔戏和高甲戏的表演;中山路上,经常有南音的表演!
- 2014-09-17福清九鲤鱼龙灯舞
- 2014-09-17疯狂的摆棕桥
- 2014-09-17晋江安海“嗦啰嗹”
- 2014-09-17闽清张圣君"游田了"民俗
- 2014-09-17后浦街——端午不划龙舟划水缸
- 2014-09-17福州萨家、卢氏和琴江满族村
- 2014-09-17枫亭游灯
- 2014-09-17莆田虎俗
- 2014-09-17福建民间信仰
- 2014-09-17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与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