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温泉度假村
优惠价:¥558元
- 泉州端午习俗
一、煎堆补天
泉州民间有“煎堆,可以补天”的说法。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正是梅雨季节,雨下个不停,据说是天空“漏了”所致。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娲氏炼石补天的做法,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它反映了泉州人希望风调雨顺、期盼有个好收成的心理。“堆”,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煎堆”的文字俗写各不相同,经考证,最普遍的俗写是“煎堆”。
二、水上捉鸭
每年的端午节下午,晋江安海都会表演水上“捉鸭”。船上平伸一根笔直的长杉木,用油把杉木涂得溜滑。参赛者必须走到末端打开盛鸭子的木箱,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许多参赛者还没走到末端,就掉进水里,引来阵阵笑声。该活动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三、海上泼水节
“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是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产物,也是中国惟一的海上泼水项目。据介绍,古渡蚶江在宋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明清时发展成泉州重要贸易港口之一,与台湾鹿港对渡。史料显示,每年端午节,海峡两岸群众身着盛装,在海上竞舟泼水,场面十分热闹。两岸人民年年举行海上泼水节,交融情谊,逐渐形成独特的传统民俗。
四、“嗦啰嗹”
泉州城乡及安海还有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叫“采莲”,又称“嗦啰嗹”。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载:“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酒米。”是日清晨,采莲队伍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的“铺兵”,手举长杆红旗,一路如醉似颠,充当前导。随后有四人沿途敲锣打鼓,以助声势。队伍中有几名男扮女装的提花婆,动作滑稽,格外引人注目。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老龙头,徐行压阵。采莲队伍在“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嗦啰嗹哪,啰嗹哩啰嗹啦”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游街串巷。“铺兵”挨家挨户舞旗拂扫,驱邪求安,主人要礼施红包,并燃放鞭炮送出门,提花婆则回送白玉兰花或小型木雕龙头。这表现了乡民们祈求农业丰收、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写午时联
泉州民间有贴端午节联习俗,名为“午时联”。纸用黄纸,一尺外长,两三寸阔,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贴联的位置仅限于厅门上,张贴的时间在正午。“午时联”常用联语有:“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等,这种民俗现已消失。
吃碱粽、划龙舟等习俗,至今依然是泉州端午节的“保留节目”,但也有一些辟邪去秽、保健护身的端午习俗,随着年岁的流逝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它们慢慢消失或淡出了泉州人的视野,停留在老人们的记忆和地方文史资料、书籍中,年青一代已鲜有人知。
炒午时盐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端阳……合百药。”到了端午节中午十二点前后,家家主妇常取茶叶和盐少许,入锅热炒,炒至盐色发乌为止,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每逢盛暑肠胃发生毛病,取午时盐茶冲泡饮服,颇能见效。
悬挂“五瑞”
端午节这一天,各家各户在大门、房门的门楣之上悬插五种植物,即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大蒜头,俗称“五瑞”。这些多为芳香科植物,能发出一定气味,可以杀菌并驱除蚊蝇。这一风俗,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中也有记载:“端阳……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薰烧艾叶
在农村,家家户户生起火炉子,关闭门窗,把苍术、蝉蜕或艾叶放在炭火上焚烧,烟熏满室,使其发出强烈气味,以薰杀房间内的细菌蚊虫。在以前,这是一种室内消毒的方法。
饮雄黄酒
在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这天喝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的。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中记载:“端阳……饮雄黄酒,且噀于房角及床下,云去五毒,小儿则擦其鼻。”写的就是端午泡、饮雄黄酒的习俗。
因雄黄有杀菌功效,酒有挥发性,不论饮用、涂抹或让其慢慢挥发,都有一定杀菌效果。取少量雄黄泡于酒中,少量饮服;或加入少量朱砂,再用毛笔涂于小孩的手心、脚心,并在小孩额头上书写“王”字,即盼望小孩能成长得像生龙活虎一般。
系挂香袋
还有一种和小孩子相关的端午习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端午节时,还特用绸缎为小孩缝制鸟兽瓜果形状的“香袋仔”,内装香料及雄黄,让小孩挂于胸前,以驱除瘴气,有益健康。
沐浴兰汤
“五月节,律垢浃”,这在民间诸多节日之中,可谓别具一格。
端午节时令已由深春转人仲夏,地气渐温,家庭主妇于中午之时,汲取井水或烧煮蒲艾汤,为儿童沐浴洗涤。而青少年及壮年男子,也于是日齐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据说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沐兰汤之俗,来自《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但根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记载:“端阳……沐兰汤。”在泉州,这一习俗早已简化为一般的沐浴了。
禳灾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载:“是月(即五月)无定日,里让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练枪星”
据有关泉州民俗书籍记载,在晋江内坑的亭顶村,至新中国成立前尚流行着一种名叫“练枪星”的端午风俗。
每年端午节,村中家里有老式鸟枪的,都会带着枪到村后的“后壁埔”,以前这个地方长有许多大树,村民们选定一棵大树,在树干的适当高度上,涂上海碗大小的赤泥浆,再在中间安上一片榕树叶,即做成一个简朴的圆形枪靶。所谓的“练枪星”,就是这种简单而别致的射击表演,让端午节过得十分热闹和过瘾。该村的“练枪星”风俗,在泉州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 2014-09-17福清九鲤鱼龙灯舞
- 2014-09-17疯狂的摆棕桥
- 2014-09-17晋江安海“嗦啰嗹”
- 2014-09-17闽清张圣君"游田了"民俗
- 2014-09-17后浦街——端午不划龙舟划水缸
- 2014-09-17福州萨家、卢氏和琴江满族村
- 2014-09-17枫亭游灯
- 2014-09-17莆田虎俗
- 2014-09-17福建民间信仰
- 2014-09-17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与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