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温泉度假村
优惠价:¥558元
- 惠安女婚俗及服饰
惠女婚俗:长住娘家与新婚之夜不同房
旧时,惠安东部的崇武、大岞、小岞、净峰等地,曾流行一种奇特的习俗,曰“长住娘家”,即女子结婚后3天,就得回娘家长住,短则三年五载,长则十至二十年。在此期间,每年只逢年过节,或翁姑病丧,或农忙时节,女方才到夫家走一下。去时,女方也尽量避免与丈夫接触,一般都是早去晚归或晚去早归,有的脸上还遮着乌巾、黑布以防“识面”。结果往往结婚数年,有的夫妻还互不相识。如有的女子与自己的丈夫稍好一些或者多去夫家一两次,女伴就会讥笑她或者羞与为伍。女方只有俟怀孕临产了,才能长期住到夫家。长住娘家俗称“不欠债的”、长住夫家称“欠债的”。更有甚者,个别地方的妇女还组织起“长住娘家妇女会”,入会者需交白银五元、鳗鱼十斤作为“会费”。她们夜晚集中睡觉。谁要是想到夫家,必须经过批准,且保证不与丈夫同床,回来时尚得汇报。
1949年以后,这种“长住娘家”的陋习继续存在,只是时间日益缩短。50年代初,惠东女子住娘家的时间,短则二三年,五六年的很多,七八年的也不少,也有到一二十年的。1964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当地政府曾派工作组到惠东进行宣传教育,辅以扣工分、不分自留地等措施,使多数妇女婚后不久即迁居夫家,但过一二年后又恢复。
“长住娘家”的婚俗,给惠东社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最突出的是导致早婚现象严重。结婚后,女方长住娘家,一直到怀孕临产前才能回夫家生育。做父母的认为,只要给儿子早日成亲,就可能使媳妇早日怀孕。因而早订婚、早结婚在这一带盛行。据惠安县妇联1984年7月对小岞乡新桥村的调查:1979年以后出生的193人中,已订婚的就占了近1/5;1974年到1978年出生的227人中,订婚的占80%;1969年到1973年出生的303人中,90%以上都订了婚。同时,长住娘家也导致离婚现象增多。由于早婚,年幼无知,加上婚后男女双方又长期分居,不能培养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青年男女对这种婚俗深恶痛绝,要求解脱。据统计,净峰乡有一个村,1978年结婚的11人中,至1985年已有6人离婚,占结婚人数的54%。由于普遍早婚,也使该地退学现象严重。许多刚上高小、初中的学生,父母急着为其操办婚事,被迫辍学回家,跟随父兄或亲戚外出“打工”,导致这一带青少年学历浅,文化素质差,高中毕业者寥寥无几。长住娘家对妇女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既早婚又长住娘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隐痛难言,只好与同村同病相怜者互诉苦衷,最后有的相约集体跳海、跳潭、跳井自杀。据统计,仅有2万余人口的小岞乡,1984年5月至10月间,就有8名妇女因婚事而自杀。
近年来,经过人民政府多方面综合治理,上述状况已有好转。如今,长住娘家达一二十年的已经罕见,就是七八年的也少见,大多数都在五六年以下。过去是未生育前不能落籍夫家,现在无论生孩子与否。到了24~25岁,就可迁到夫家居住,不再有人议论了。感情较好的,搬到夫家的时间就更早。当地姐妹伴组织已不如往昔森严,仅是一种自发性的友好同伴的结合。结伴姐妹之间相互的约束力减弱,有利于已婚女子常到夫家。同村结婚的,因丈夫近在咫尺,也能经常到丈夫家帮忙或过夜。现在,青年男女多数人在婚前就已认识,并有一定的了解。
在惠安小岞、净峰一带,还世代流传着“新婚之夜不同房”的习俗。在成亲的晚上,新郎新娘不同房共寝,新娘或与送嫁的女伴同宿洞房,或与喜娘、小姐妹同宿,也有的坐着过一个通宵。而新郎也到他的男伴家过夜。
惠女服饰
惠安县东北部地区,妇女的服饰与福建省内各地殊异。以县东沿海的崇武、小岞和净峰3个乡镇的渔家女及东岭、山霞等部分“内地”妇女为代表,其中崇武、小岞最具特色。
崇武一带妇女,外上衣多为蓝色,右衽大襟式(也称“大袄衫”);只有夏天着浅色衣,如白底绿条或浅色碎花,也有肩、胸部用绿色镶接白色的式样。这种短衬衫,外地人称“节约衫”,胸围袖管收缩,紧裹上身,衣袖仅及臂腕之上;袖口边沿接上环节(多为黄、橙等暖色)。一环花布,长不过脐,裸露一圈肚皮至肚脐。下摆臀围是大弧度的椭圆形,充分展露鲜艳的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带。裤子均为黑色,中老年妇女喜穿传统的卷筒裤,裤管肥大。裤筒宽约1尺至1.2尺,裤头为臀部的一倍宽,上面缝接一块5寸宽的蓝色布边。着装时,裤头插迭套于腹部,系上裤带或银带。有时劳动时挽起裤筒,别上卍字花或中心插等,很有装饰味。现在一些青年妇女已改穿窄裤管的西式裤或直筒裤腰小臀大,配上传统上衣,同样窈窕多姿。穿西式裤一般不挂银裤带,多拴红白或红黄二色搭配的塑料丝编织成的、有各种花纹图案的裤带。
小岞一带妇女的服装同样是短上衣、宽裤子。与崇武尚蓝的习俗不同,其短上衣大部分用红色、天蓝色或白色布料裁制;或纯一色,或缀上小花蕾儿。短上衣外套一件绣有花色的无袖褂子;冬天换成红绿两色羊毛褂。裤子除黑色外,还有深蓝色的。其衣、裤、褂的领、袖、裾及裤头都极为考究,常绣以艳丽多姿的纹饰。如在褂背和裤筒上常绣一个方形绣记。相传,古时有位新嫁娘,为因帮厨烧破裤的小姑缝补裤洞,用方形绣记弥合。因技艺精湛,受人称赞,其他妇女竞相仿效,以显示手艺灵巧。
结婚时,惠东女穿的是上下全套黑衣裤,式样与平日相同,但无绣饰,显得典雅端庄。从整体看,惠东妇女服饰的色调柔和庄重,自上而下色调逐渐加重,给人以沉稳感。黑、蓝基调上所缀绣饰,打破服装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乱,至为和谐,艺术效果强,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旧时惠东女多蓄发为髻,髻的花样很多,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簸箕髻”和“短棍髻”。
“簸箕髻”,以竹片范圆框,鱼骨为架,直径约2尺许,高戴头上,将头发摊开,团团敷满,分绺扎牢,然后再插些银指钗为点缀。形如簸箕,又似佛菩萨的毫光。“簸箕髻”的梳洗,起码需三四人帮手,耗费半日。所以要两三个月才能梳洗一次,美则美矣,却太繁复费时,故今已不多见。
“短棍髻”,又名“高射炮髻”。以稻草和鱼骨为干,高约3尺,粗恰盈把,高戴头上,将头发摊开包匀扎牢,然后再插些银指钗为饰,高翘头上,确如高射炮。据发式专家研考,这比之元朝宫女的矗耸发型还要高擎一倍有余。其梳洗虽较“簸箕髻”为易,但仍须请人帮忙,亦颇费事,故与“簸箕髻”一样均已过时。
现今惠东女的常见发式,五六十岁的老妇脑后梳横髻,插几个头笄或银钗、塑料弯梳等;有的则包深色蓝巾,冬天髻两旁还要叠黑色丝料。年轻妇女或剪短发,或梳辫子;两条辫子各饰一别子,头顶留一束头发,称“中补”。崇武五峰村等地妇女,头顶套一个用铁丝缠上的黑绒线,做成辫式头架,额上头发处插上红、黄、绿三个塑料弯梳,再别上一块“万字花匾”(“卍”形,约8厘米见方,状如蝴蝶,用银丝串各色小珠子配上金黄色绒线或羊毛线扎成)。中年妇女的头饰处于老年与青年之间,梳辫子,但不佩“万字花匾”和头架。港墘村等地妇女,还喜在头顶横置一缎发束,扎上4个别子固定好,用黑丝绒铁头架(粗大呈弓形)假发向两耳垂下。
惠东女婚嫁时发式最奇特。旧时净峰、小岞一带姑娘出嫁,必须改变发式,即将少女的“髻尾”(辫梢处扎红黑绒线)改梳成蝴蝶般的发式,以示成人。这种变发式俗称“上头”。“上头”由姑姨或表姐妹或乡中姐妹来办。先在头上立高5寸许的“藤架”,前半头发把藤架盖住向后披,与后半发合拢,以红绒线扎稳头架,不使歪斜或下坠;再用“髻塞”(用黑布将通心草或灯心草、软木包成椭圆形,直径约6寸)裹住,也以红绒线扎紧,便成发髻。梳理停当,开始上饰,先在髻塞两侧各插银质“骨簪”24支,每支皆宽首尖尾,髻塞上端饰银牌链、字或其他小饰物,顶端中央插一把彩针,长约8寸。发髻下围,饰以银制(或金质)花串,俗称“下串”。然后插2把凤头银饰于额前,称“头花”,长尺半,凤头下镶珠质响铃;发髻左右各添3把凤头银饰物,称“发桃”,长尺许,也有珠铃。之后,两耳各挂如帐钩大小的耳坠,称“耳栓”,缠上一大串银扯链,这种盛妆发式,状如蝴蝶,称为“蝴蝶式”发髻(当地人称“埔缀”),重的有20斤,有的妇女头发因不胜负荷,便早早脱落了;上年纪后往往是童山濯濯,所以乡中有“七枝头毛编八把”的俚语。现今惠女结婚的发饰已大大简化了。
除钗、簪、笄、珠花之外,最能体现惠女头饰特色的便是其头上的花头巾和黄斗笠。花头巾多折成三角形,裹于头上,严严实实,仅露眼睛、鼻子、嘴巴和部分脸庞,花巾前还左右对称的戴着许多用彩色塑料丝带及钮扣自制的“万”字花,中心插各式别子(有圆形、菱形、花瓣形及其他复杂的几何形)。花头巾向两侧展延,后呈三角形,以通风透气,还能防风防晒和护发,冬天更有御寒作用。当地年轻妇女,往往拥有花头巾70~80条,多者逾百条,随四季变化而更换,夏天常用白底浅花,冬日爱扎蓝底白花。姑娘们进城,一见新颖艳丽的花布,必买无疑。回来还要绣上花边,缀以各种小装饰。外地来客,若给女主人带来新花色的头巾,被视为最珍贵的礼物。
惠东女还习惯在花头巾上再低低戴上一顶金黄色的用细竹编的尖顶斗笠,使本已不甚外露的面容再遮一层面纱,由此更添几分绰约风姿和神秘色彩。据说,这种黄斗笠是1958年“大跃进”年代,惠女被动员参加建设乌潭水库时为防日晒雨淋而发明的。黄斗笠作为装饰越来越受惠女喜爱,如今惠安境内到处可见花头巾上戴黄笠的惠女。这种竹编斗笠做工精细,系带上有绣饰精美的花纹图案,笠左右两沿饰有4条塑料花或绢花织带,显得别致。惠安小岞一带妇女对黄笠更是喜爱,无分风雨晴晦、室内户外,均喜戴黄斗笠,装饰作用胜过实用功能。
惠东妇女还喜戴小巧的耳环(旧时安东、小岞等地有戴大耳环的,长者垂及胸前)、项链、戒指和手钏等。由于被遮头蔽面的大头巾所遮掩,故不为人注目。已婚妇女在黑色缎裤上配有特殊装饰“银裤带”。旧时银带仅两三股,现在多至8股。银带约有2寸多宽,重1斤多,价格可达千元以上。银裤带越来越宽,上衣则随之缩短。少数惠女也有镶牙习惯。但惠东女自古不兴缠足。过去惠东女多赤足,现也穿凉鞋和拖鞋。
惠女出门常在手上挽一小竹篮,篮漆黄色,平底圆形,直径约8寸,高8寸,有盖,可用以捎带东西,兼具装饰性。
旧时惠女出嫁后,要在肚上“点红”以示贞节,现已罕有,但时兴在脸上点不褪色的“美人痣”,不少女孩还学城里人,用指甲油染指甲。也有人用金凤花捣明矾,再用豆叶包在手指上,经几晚,使手指染成褐色,俗信这样在劳动时可保护皮肤。
- 2014-09-17福清九鲤鱼龙灯舞
- 2014-09-17疯狂的摆棕桥
- 2014-09-17晋江安海“嗦啰嗹”
- 2014-09-17闽清张圣君"游田了"民俗
- 2014-09-17后浦街——端午不划龙舟划水缸
- 2014-09-17福州萨家、卢氏和琴江满族村
- 2014-09-17枫亭游灯
- 2014-09-17莆田虎俗
- 2014-09-17福建民间信仰
- 2014-09-17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与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