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价 格:
 
    宁化石壁风俗
内容

  在宁化县城西23公里处,为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古时由江西至福建、广东的交通要道。唐初称玉屏,唐中叶改为石璧,五代改“璧”为“壁”,其后又谐音成石碧。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在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此地,而后再陆续向外迁移。最多时,这里居住过10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

  客家是“客而家焉”之意。客家人原是中原汉族,为避战乱,自东晋“五胡乱华”时开始第一次南迁。唐末黄巢起义后,又从皖、豫、鄂、赣的南迁第一站,迁至赣东南、闽西及粤东北边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经过赣、闽交界的宁都、于都一带,首先到达宁化,而后再迁往汀江流域和广东梅县等地。在以后年代的数次大迁徙中,最集中的聚居地也是宁化石碧。现海内外5000万客属后裔的族谱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宁化“石壁”住过的记载。据统计,客家主要姓氏中,有109姓以上是从宁化(主要是石壁)播衍到海内外的。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和梅州市方志办编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收录34个姓氏,其中有29个姓的祖先是从宁化迁出的。《华声报》报道,台湾至少有60多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口与石碧有关,其中300多万人是客家人,200多万人是传自石碧,又从闽南的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往台湾。

  这里保留不少客家遗迹,还保存着客家人的语言和传统风俗习惯。近年来接待海内外客家宗亲、学者1300多批,10多万人次。有公路直达村口。

  令客家人瞩目的弹丸山村石壁,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关注,不仅客家学者纷至沓来寻访奥秘,慕名而来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都想领略她的异彩风姿,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众风情,任人咀嚼无穷、寻味万千,使我们联想着中华古国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客家人坚执的信念和至今遗留在石壁的中原风俗。无论研究石壁、或研究客家,都应从研究石壁的风俗民情入手,以提示她深奥的文化内蕴。研究风俗,旨在“探索近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与信念之起源,并剖析影响于国家生活的各种民风与行为的动机”。探讨石壁风俗,其目的也在此,却也是一切学问中“最有兴味,最有价值的一门学科”。

  一、石壁风俗的形成

  风俗最显著的特点是民众性、传承性、地域性、稳固性。某项风俗在民间形成之后,便成为一地人民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然而一些有违当朝政法社会制度的风俗,历代封建统治者虽曾严格限制,但在民众心里扎下深根之后,却也是一代一代传承,很难改变。即使在苛严政治制度桎梏下有所收敛,但一旦社会制度发生变革,又重复兴起,由此观之,风俗对于一地政治、社会有着深刻影响。这正是阐明,石壁独特风俗形成之后,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和一次次政治风云的冲击,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能够延续至今,保持中原古风俗的遗风,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稳固性和传承性,在民众生活中形成道德行为的规范。石壁风俗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射着客家人特殊的精神风貌。

  隋唐之际,由于战乱、灾荒或政府奖掖等诸多因素,中原汉人迈着艰难的步履,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迁过程,大多曾滞留石壁。尤其第二次唐代大批移民中,在石壁定居时间长、人口多,为石壁风俗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陈运栋教授《客家人》中指出:“自从经过一次战乱之后,客家移民的主力,遂由长江南岸迁移到赣南山地,后来就以宁化一带为据点,向闽粤赣区拓植。”大量移民的涌入,多来自中原,有较为相同的风俗,如婚庆、丧葬、生产、生活、服饰、语言、岁时节日等,都有其中原地域的广泛性。

   石壁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石壁的风俗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壁风俗形成的重要基础上早在千多年前深埋在地下的如淮土乡淮阳赤下窑的唐代古窑址的古瓷器标本等出土文物,用古老、沉默、刚毅的语言证明石壁历史的久远。

  石壁究竟何时有人类居住?笔者未曾读过这方面的资料。以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推算,唐之前已有人类活动的史迹。至少也有三四千年。有关福建先民的记载,据先秦典籍《周礼·职方氏》称:所谓“七闽”,毫无疑问,包括石壁在其中。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是有七支不相属的闽部族。许慎则认为,是南方百越中活动在东南的一支,是以崇拜蛇为图腾的部族。《史记》《汉书》称:“福建先民习于水性,便于用舟。”《汉书·严助传》谈到闽越国时云:“越方外之地, 发文身之民也”。这些记载是不是与石壁先民有关,笔者不能武断地证示。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大量涌入石壁之前,石壁曾是土著人繁衍生息之地。不论土著人口多少,他们在生活过程,形成了较为古朴的原始习俗。由于大批汉人来自中原,栖居石壁,冲击着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从石壁风俗中至今遗存的“夤夜抢亲”、“蜡烛火种”、“背抢新娘”,无疑是石壁土著成为社会抢新的遗风和对火神的崇拜。这是一种土人文化,也包含了客家南迁的移民文化,经过中原文化的播衍,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石壁风俗发展的根本性在于它接受、继承了中原正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撞,吸引了多种养份而丰富发展起来,不仅继承着儒家风俗的传统,又渗透、融合迁移地区和当地土著的风俗。尽管大批的客家先民纷至沓来,反客为主定居石壁,却不能排除土著民风的渗透。汉人和土著民俗民互相的融合、渗透,使一些比较单一的民俗事象呈现出丰富和多元的内涵,形成了石壁独特的民俗色彩。而后,土著逐渐被同化,演绎为客家文化来主导石壁社会的发展,客家人构成石壁的主体,构成客家文化的形态,这是形成石壁民俗的基础。


石壁独特风俗的形成是基于如下条件:1、地理条件。石壁有一块约200 余平方公里的偌大盆地,水草肥美、森林茂密,有蛛网般的溪河,为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与江西古城交界处有武夷山脉南段为屏障,距石壁不上10公里的站岭系闽赣两省主要通道,有大片土地可供开垦,有偌大盆地可供居住,地理条件优越。2、历史条件。隋大业间(605~617)巫罗俊随父由南平到黄连峒(宁化古称)定居。巫罗俊率众在石壁地区垦荒造田,“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将林材运往长江下游各地销售,沟通、促进了石壁与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建筑城堡、抵御土寇、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吸引了客家先祖在此定居。3、交通条件。由于武夷山脉的阻滞,远离频仍战乱,不听枞金伐鼓之声,很少与其他民系、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联系,形成长期的封闭状态。由于众多中原先祖聚居一处,使中原各地风俗经过渗透、融汇,衍化为石壁独特风格,在漫长的岁月长河,固守一方乐土,保持中原古朴民风,充分表达了小生产顽强的特性。

  二、石壁风俗从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原古代的遗风呢?

  1、从婚庆上。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是人生的最大美事,自古有“同姓不婚”的条规。石壁婚姻基本保持中原古风,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赘婚,童养媳、等郎妹、姑换嫂、纳亲、冥婚等。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纳妾和冥婚已经革除。石壁婚姻,大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大多是包办婚烟。婚俗的礼仪也再现中原古风的繁文缛礼,主要有:开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归亲。结婚后三朝回门、五朝下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延续至一个月,喜庆高潮才悄然消失。石壁闹新婚还有一个奇特习俗,即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经过“闹房”之后,洞房四周、门外窗口还簇拥着一些人偷听偷看的习俗,甚至有人悄然躲进新房偷走新娘的绣花鞋,待第二天归还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预示吉祥之意。

  由于几百年间,石壁人口量外迁,各姓系民大多离开石壁,只留下张姓在石壁定居,成为石壁主要姓氏,经过数百年繁衍,人口逐渐增多,“同姓不婚”却囿限了子孙的发展。他们无法向更远的外姓人氏联姻,婚姻终成了张姓先祖的一大难题。经过先祖的反复商榷,至闽张氏第十七世祖终于下定决心,修改族谱中“同姓不婚”的章程,冲破那座牢固的藩篱,以村中大道为界,分为上市下市,东西各立家庙,各族族谱,从十八世祖始,宗支五服之外,上下市张姓子女可以通婚,彻底结束了“同姓不婚”的历史。这是石壁先祖面对现实,勇于改革的一大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石壁先民的一大难题。
 
2、从丧葬礼仪上。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同婚姻一样是人生之大事。甚至丧葬礼仪,比生礼更为隆重气派。对于繁缛的丧礼,人们虽强烈反感,却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严格承继,从不越雷池。至今依然根深蒂固的难以革除。丧葬最主要是重寿考,即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称“白孝”,以肃穆庄重的礼仪,以示儿女的孝心。丧葬礼仪主要有报丧、落棺、出送等。事后还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坟、祭祀,尤其讲究造坟,坟地选择中十分重视风水。坟墓的营建大体如客家民居相似,让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不致荼毒,表达了客家人对先祖的无限崇敬。

  3、从节日习俗上。石壁人保持继承着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和全国许多地区的习俗大体相一致,仅仅是些微的差异,显示着自身独特的特点。石壁人还有自己的节日称“七月半”。那是超度孤魂野鬼,进行打醮度孤活动的节日,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插路香,类似闽南的普渡。石壁人年初七(正月初七)要吃七种羹当早餐。即选用芹菜、葱、韭菜、肉、鱼、米果等,与饭汤合煮成羹。意谓吃下了七种羹能勤快、聪明、长久、有余、富裕、团圆,充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企望。有一首歌谣很能表达七种羹的韵味,即“吃了七种羹,开始做零星”。敬告人们,过完了春节,不能再在家休闲,需要勤劳耕作了。每一个节日,对客家人都是一种鼓舞、愉悦、吉祥、喜庆,都是对生活充满新的企求,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方式,表示着独特的寄托的企愿。

  4、崇拜神明。宗教信仰习俗,对石壁村民影响至深。石壁村民的崇拜,主要是崇拜风水、崇拜祖宗、崇拜神明。

  风水,不仅是石壁人,也是客家人寻求兴旺的寄托。如迁居之时对村落的选择,死者择风水宝地安葬,造屋建房地址的择定,无不遵循风水。对于风水宝地不惜重金购买,甚至演绎了村坊、姓氏、房族之间长期不懈的争斗,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溶为一体,紧密结合,采用不同方式,利用各渠道,搞好族内睦邻关系、团结族众,充分利用祖先家训教育子孙。其实训大抵了自儒家体系,不独是封建时代对族众的行为规范有积极意义,就是进行精神文明的当今亦有现实意义。如许多祖先家训演化为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成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建树社会新风,促进安定团结。

  三、石壁风俗的传播

  石壁风俗,既继承了中原的古风俗,又结合客地实际,经过融合、改造,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独创性的特点,铸造了客家人的精神,使客家人有着刻苦耐劳、刚强弘毅、勾勒创业、团结奋斗的优良民性,深受中外客家学者的赞誉。这些民性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是在严酷的自然斗争和阶级斗争为了争取自身的生态和发展而磨炼出来的。

  在第二次大迁移中,由于石壁较长时间滞留了人数众多的中原汉人暄宾夺主、以客夺主,从而形成许多星散的村落,也形成了经过承继、融合、改造之后的独特风俗。当石壁先民有组织地大举转徙南迁,去开辟新的谋生之地时,自然将石壁已经形成的风俗带来了新居地,在新居地继续的传播,一代代传承。

  从服饰方面的传播,石壁老女人的船型髻、大襟衫、乌长裤镶花边、洞阔头、围裙、花鞋等,男人的对襟衫、儿童的狮头鞋等,随着石壁人的迁称,已播衍至广东嘉应和台湾等地。尽管部分台湾客家人住在城镇,也穿西装、茄克,老年人却都喜爱穿传统衣衫,有很大部分是随着巫罗俊子孙迁居台湾而遗留至今的。

  从饮食方面传播,石壁人居住山区,农田作物大多种植稻谷、番薯。以米食为主食。一日三餐都备有干饭,辅之以番薯。有食用米粉、豆腐、擂茶、水酒、伊面等。这些饮食习俗不仅流传在闽粤客家地区,台湾地区也很盛行。而且石壁人喜辣的风味还传播至四川湖南等地。

  节日习俗中,至为突出的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葛藤、艾叶。相传此习俗源于石壁,以后播衍至闽西、广东等客家地区,而不属客家地域的闽北或广东其他他区也受此影响。故事原出于唐末黄巢起义,黄巢下令军中,凡挂葛藤处不准有犯,果然,黄巢军队所到之处,凡挂起葛藤村庄均免遭灾难,终成习俗,而广为流传。

  石壁婚俗,保留了中原古代习俗,和客地所有地区相一致,只是一些细微末节有所不同。

  石壁风俗为何能播衍辐射至客家许多地区?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风俗,随着石壁先祖的迁移,而将种类风俗一同带去,在新的地区播衍继承,也有些风俗被客地融化、改变,或赋上新的内容,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新地区的风俗所取代。而客家人追念敬奉先祖的习俗是至为隆重虔诚的,充分表达了客家人念念不忘先祖,也充分说明客家民系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关信息
收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支付方式 | 广告业务 | 网站帮助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权利所有:厦门岳美旅游  联系电话:0592-5335665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80号

    闽ICP备20008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