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价 格:
 
    周宁的护鱼习俗
内容

    鞭炮声、锣鼓声中,走来了一支特殊的送葬队伍。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葬礼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条得享天年的鲤鱼。
    这就是宁德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流传了八百多年的鱼葬习俗。日前,周宁鲤鱼溪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申请“年代最久的鲤鱼溪、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通过。

    虔诚的鱼葬

    昨日清晨,一场特殊的葬礼在周宁县浦源村隆重举行。20余男女老少身着古装,神情凝重,伴随哀乐鼓锣之声,缓缓登上了千年鸳鸯柳杉下的冢墓。令人惊讶的是,一条死去的金黄色鲤鱼。
    葬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人们将死去的鲤鱼放在木质托盘上,护送到鱼冢前,点上三炷香,洒上一杯清酒。三拜九叩后,长者开始吟诵229字的鱼祭文:“时维公元二零零八……奈何天不永年,遽尔云亡,人非草木,焉能忘情,衔悲忍痛,还招尔魂……”燃放鞭炮后,鱼被放入鹅卵石垒砌的鱼冢中。整个仪式持续半个小时之久。
    鱼葬仪式代代相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民们将鱼奉为神灵,在鱼冢附近常常可以看到村民祭拜鲤鱼的香烛黄纸。鱼冢两旁立着两棵千年柳杉,树枝在空中合抱为一,仿佛为鱼冢撑起一把天然大伞,当地人将这两棵树称为鸳鸯树。
    据称,这个已经安放了万余尾鲤鱼的鱼冢,从来不会满上来,附近也闻不到一丝腐臭。

    人鱼和谐的神话

    鲤鱼溪流中的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天生不怕与人亲近,温顺如驯。长约800米的鲤鱼溪中,遨游着2万多尾五彩斑斓的大鲤鱼。
    游客赏鱼、牧鱼时,常将光饼投入溪中,鱼群立马围了过来,婆娑起舞,不时还来个“跃龙门”。游客可用手轻轻抚摸鱼群,鲤鱼们将回馈游客几束美丽的水花。
    傍晚时分,村民在溪边洗菜时,鲤鱼便成群结队而来,竞相拖曳零散的菜叶。村里的孩子喜欢搬条板凳,坐在溪边吃饭,常常是自己吃一口,喂鱼儿吃一口,融洽成趣。
    村民们掌握了鲤鱼的很多生活习性,沿溪建房时,都要在青石板下修建穴洞,以便在发大水时供鱼儿躲藏,同时还在溪边种了蒲草,让鲤鱼衔住,不被洪水卷走。
    鲤鱼溪管理所的负责人介绍说,因担心洗涤剂会污染溪水,村民从不在溪边洗衣服,生活污水也都是排入独立的下水道。

    鲤鱼溪的由来

    鲤鱼溪原名东洋溪,溪中多坝,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南宋嘉定年间,郑氏祖先为了防止水源被污染或投毒,便在溪流中放养鲤鱼。去污澄清之余,鲤鱼成了村民的“保护神”。
    鲤鱼溪人爱鱼、敬鱼,也不容许外人伤害鲤鱼。为此,鲤鱼溪人从南宋末年便开始学习南拳。他们使用一种状如牛角的“铛”作为护鱼工具,并成立村里的护鱼队。

相关信息
收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支付方式 | 广告业务 | 网站帮助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权利所有:厦门岳美旅游  联系电话:0592-5335665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80号

    闽ICP备20008628号-1